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第220章 当皇帝要懂一点心理学
“当皇帝,首先得懂一点心理学。”
“这样才能如意掌控朝堂,不会被大臣们摆布。”
云逍说到这里,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崇祯。
历史上的崇祯,不能说是一个好皇帝。
但至少是一心为了中兴大明,心里面装着天下百姓。
可他自幼被儒家洗脑,哪里玩的过朝中那帮成精了的大臣?
他一心想要做明君、仁君,又急于求成。
大臣们早就摸准了他的秉性,或是投其所好,或是道德绑架,将其玩弄于股掌之间。袁崇焕提出五年平辽,就是最好的例证。
崇祯一怔,随即默默点头。
心理学?
懂,也就是把握、操弄人心。
云逍接着娓娓道来:
“摊丁入亩,改变了千年来赋税政策,同时也触犯了士绅、地主豪强的根本利益,这才引来朝野间反对的声浪。”
“温体仁遇刺这件事,凶手冲的不是他本人,而是摊丁入亩。”
“大明积重难返,也只有下猛药,才能除掉沉疴,因此摊丁入亩必须推行。”
“而这次的澎湖大捷,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引子,同时也是关键。”
云逍喝了口茶,润了一下喉咙。
“澎湖大捷,意味着海外贸易,将得以顺利推进。”
“意味着海贸股份公司,绝非是皇帝给他们画出的大饼,一座金灿灿的金山,等着他们去攫取。”
“试想一下,若是直接将大捷的消息公开,百官会有什么反应?”
云逍谆谆善诱。
崇祯想了想,答道:“悔不当初。”
云逍又问:“接着皇帝以推行摊丁入亩为代价,让百官继续入股,他们又会是什么心理?”
崇祯答道:“大概会心生感激。”
“感激?”
云逍一声嗤笑,“你觉得大明朝的官员,会有良心这种东西?”
崇祯苦笑。
“他们也许会有那么一丝感激,但是不多,并且很快就会消散。”
“为了自身利益,他们不会对摊丁入亩提出异议,却因此会觉得,他们赚银子是理所应当。”
“接着他们会认为,会哭的孩子有奶吃。这次哭闹,皇帝以海外贸易满足了他们的胃口,要是有下次呢?”
云逍一番话下来,让崇祯的脸色泛白。
“地方官和江南士绅,这次不是闹腾的很厉害吗?”
“往后还有摊徭役入亩,士绅一体纳粮,火耗归公!”
“到时候他们是不是该起来造反了?到时候又拿什么去满足朝中百官?”
要想让大明摆脱亡国,真正国富民强,绝不是发布几道政令,杀几个人,拿出几件黑科技就可以了。而是要彻底击垮一个阶层……士绅阶层!
对此云逍早就有构想,只不过现在时机未到,没有提出来而已。
“摊徭役入亩,士绅一体纳粮,火耗归公……”
崇祯的眼睛越来越亮,神情变得亢奋起来。
良方!
叔父随口说出来的这三条。
全都是根除沉疴,富国强民的良方!
“这些先往后放一放,先把摊丁入亩的事情解决好再说。”
云逍知道崇祯又心急了,赶忙出言打消他的念头。
崇祯讪讪一笑,接着问道:“针对百官的心理,又该如何处置?”
接下来云逍谆谆善诱,对崇祯开展了启发式教学。
虽然没有捅破窗户纸,可毕竟是皇帝,再也不能跟以往那样说教了。
毕竟皇帝的颜面,还是要留的。
再说了,授人以鱼,不如授人以渔。
等把新手培养成老司机,自己也就可以不用操那么多的心了。
一个时辰后。
崇祯走出道观,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。
……
次日清晨。
朝会一开始,
不等大臣们开口,面无表情的崇祯直接出声:“今日只议两件事。”
“其一,夏元杰行刺一案。”“其二,海贸股份公司一事。”
“首辅温体仁遇刺一案,三法司审出结果了?”
崇祯看了一眼温体仁,接着看向大理寺卿。
温体仁只是被划破了胳膊,不是什么大伤。
然而这个案子的性质,却是极为恶劣。
这关系到朝廷的威严和颜面,不得不慎重处置。
因此崇祯特意交给三法司审理,并限期拿出结果。
“夏元杰身为朝廷命官,行刺当朝首辅,罪不容赦,理应严惩。”
“经三法司审议,判夏元杰,杖三十,流放琼州府。”
群臣一阵骚动。
很多人纷纷看向温体仁,眼神中不乏幸灾乐祸。
温体仁的身子抖了一下。
杖三十,流放琼州府,这还真是严惩!
抛开当朝首辅的身份且不说,自己还是夏元杰的座师。
门生行刺座师,这可是欺师灭祖。
即使是凌迟了夏元杰,也绝对说得过去。
这不是在打他这个首辅的脸吗?
以后还怎么继续在首辅的位置上呆下去?
其实温体仁心里十分清楚,这次是百官同皇帝的一次博弈。
即使将三法司全部换人,最终对夏元杰的判决,还是一个样。
众人预料中崇祯大发雷霆的一幕,却没有出现。
崇祯依然面无表情,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。
很多人心里直犯嘀咕,陛下的葫芦里,到底卖的是什么药?
“发回重审。”
崇祯淡漠地说了一句。
然后直接开始下一个议题。
温体仁见崇祯如此决定,暗自叹了一口气。
所谓重审,最终还能有什么结果?
虽然知道陛下的难处,可心里还是有些难受。
负责联系户部的阁臣薛国观,当堂将海外贸易股份公司的章程宣布出来。
这个章程,其实是仿照水泥股份公司搞出来。
内阁、户部以及相关衙门,经过反复研究,并且多次请教云逍,最终才搞出来的。薛国观宣读完毕。
大臣们眼观鼻,鼻观心。
崇祯淡淡地说道:“章程中说的清清楚楚,官员无论品级,都可以主动认购股票,朕希望众卿能主动认购。”
温体仁、张维贤等大臣、勋贵,以及内廷的曹化淳、王承恩,纷纷站出来表态。
除了王承恩等极少数知道内情的,其他人都只当这是募捐,拿银子向崇祯表忠心。
这些人,只占了大臣人数的一成都不到。
其他人纷纷诉苦。
有的说两袖清风,拿不出银子。
也有的说,等回去卖了房子再买。
“叔父这洞察、操弄人心的本事,果然是妙不可言。”
崇祯将众人的神色尽收眼底,心中一阵感叹。